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2010/04/11 宜蘭縣政府:2010年宜蘭縣教育會議閉幕新聞稿--教育是根 文化為本 化雨春風 共築蘭城教育夢

本府於99年4月10日及11日假復興國中德馨樓辦理完成2010年宜蘭縣教育會議,經過兩天會議時間廣泛討論,與會人士順利達成多項共識與建議,未來將作為教育政策規劃及各項施政的參考。

在檢視教育環境議題上,針對本縣高中職免試入學方案,兼顧價值性及目的性符合免試入學的目標前提下,以漸進方式推展,採計成績方式將會更多元。就高職免試入學方面,應增加更多元的入學方式,申請入學時則應考量學生性向及特殊專長。而大眾所關心的限班政策將持續實施,並因應少子化問題逐步調降市區學校班級數。

規劃適性教育方面,不同學習階段的學校在發展特色時應有一貫性,同學區之國小與國中在發展體育、藝能類特色時將考量銜接問題,並由教育處做整體規劃。應避免資源浪費現象,並建立資源共享之機制。而為確保學生基本能力,將妥善規劃評量機制,做為各校補救教學之參考依據。目前所推動攜手計畫及夜光天使方案對學校弱勢學生幫助很大,將持續爭取教育部經費擴大辦理。

就提升本縣師資水準上,將積極整合縣府、學校、家長團體、教師團體等,建立系統的教師專業成長架構,提升專業成長之效能。為減輕少子化所帶來之衝擊,適度平衡師資結構,縣府將結合相關機構開辦教師第二專長學分課程。針對不適任教育人員處理,將由縣府成立不適任教師處理諮詢小組,在發生疑似個案時,將成立緊急個案處理支援小組,給予必要之協助。

品格教育是本縣教育的核心價值,未來將結合本縣各項節慶活動推展品格教育活動,結合家長團體力量共同推行品德教育相關活動,讓親師生共同成長。
在過去本縣推展藝文薪傳教育上已有不錯的成果,未來縣府將積極要求學校推展在地藝文活動,以在地作家、駐校藝術家等多元型式,讓藝文融入生活。並要求各校定期發表成果,同時以各鄉鎮策略聯盟模式,共同推展藝文季、藝文展,結合縣內優質藝文團隊,配合本縣各重大節慶活動參與演出。

鄉土教育是縣府重要的教育施政項目,在過去的發展基礎之上,縣府將成立鄉土教育中心,要求每校每週至少一天實施母語日,在當日鼓勵師生以母語來進行教學。為推展鄉土教育,本縣將率先成立縣課程發展委員會,籌設本土教育小組,負責教材編輯、規劃教師授課時數,並籌編鄉土教材列入各年段教學課程。
終身學習是建立學習社會的必要條件,縣府將寬列預算並尋求非營利組織參與相關政策執行。另將建立全縣志工服務平台,以志工服務行動,促進終身學習之推展,並增加民眾參與社會服務的機會。

「幸福宜蘭,活力縣民」是本縣的重要施政目標,在促進健康體育上,將要求學校運動特色須有持續性,各鄉鎮需整合區域學校運動專項結合資源,以永續經營學校運動特色。另外,各校應結合體育教學及體育會所屬單項委員會協助,推展學校體育運動。而本縣是西式划船運動的發源地,冬山河、宜蘭河、安農溪等水域,水上活動頻繁,是本縣具特色的運動產業,各項水上運動本縣選手成績斐然,未來將運用本縣優良的水域條件,積極爭取舉辦各項國際賽事。

照顧弱勢族群一直是縣府最重視的議題,未來將有效整合相關資源,加強教師對特殊學生的接納度,提升其特教知能,並強化特殊教育老師專業智能。針對課後輔導教育方案,本縣將妥善分配教育經費,針對「家庭弱勢」(經濟弱勢或家庭功能薄弱等)及「身心障礙」兩大區塊,促進資源有效利用。

就本縣現行免費教科書及午餐補助政策,將朝向午餐、教科書經費不採全面補助方向研議規劃,將有限的教育經費做更有意義的分配與運用。縣府也將重新檢討管、弦樂、體育及傳統藝術之補助機制,使經費分配達到公平,並儘速將檢討結果提送教審會討論。縣府希望能建立飯店或民宿業者與學校特色發展結合之平台,協助學校發展及宣傳特色,也提供觀光業者有更多表演團隊的選擇,共同發展教育與觀光事業。


資料來源;宜蘭縣政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