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1月9日於高雄縣永安鄉擱淺的小抹香鯨”妹妹”,在台江鯨豚救援小組58天不眠不休,超過700志工人次的搶救及照顧下,所有器官(心、肺、肝、腎臟等功能正常),在生理指數及行為活動與覓食動作上,都有長足的進步的情況下,可以記錄到海豚發出聲音,以及由聲音定位等功能,經醫療團隊評估復健成功,訂於3月7日上午進行野放作業,並安裝衛星發報器,以利後續追蹤與研究,了解小抹香鯨是否找回自己的群體,生活棲地,迴游生態等。“妹妹”原先判定為侏儒抹香鯨,最後經DNA鑑定為小抹香鯨,為全台99年度第1隻擱淺之鯨豚,也是第1隻在農曆年間進行救援的鯨豚。因為小抹香鯨天性易緊張,更是台灣第1隻救援成功的案例。“妹妹”之所以能救援2個月,除了擱淺時傷勢並不嚴重,也因為是幼鯨(研判剛斷奶),所以對周遭人事物比較不會害怕。現在看到餵者的志工靠近,牠就游到岸邊等候了。對此現象救援團隊並不樂見,擔心野放後,對“妹妹”造成不良的影響,甚至是危險。 市長特別於99年2月6日下午蒞臨台江鯨豚救援中心,同時感謝志工們的辛苦,也為所有工作人員加油打氣。
歷年來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經費補助,及許添財市長的支持下,本市成立台江鯨豚救援中心,除陸陸續續增加鯨豚救援之相關設備外,更在國立成功大學王建平教授(亦為台灣黑水溝保育學會理事長)的號召下,凝集各界熱心人士組成台江鯨豚救援小組。自2000年起,已救援過13隻鯨豚,“妹妹”是第1隻康復野放之鯨豚,也是救援時間最長的鯨豚,對本市鯨豚保育工作具重要指標。同時將於“妹妹”身上安置衛星發報器,進一步追縱“妹妹”野放後的活動資料,提供日後學術研究之參考,成為全亞洲第1隻安裝衛星發報器的小抹香鯨。
野放典禮預定於3月7日(日)上午9時30分假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鹽田生態文化村)進行,擬由本市 洪副市長及台灣黑水溝保育學會王建平理事長擔任主席,邀請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顏仁德局長、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呂登元處長、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洪東濤處長等嘉賓、相關單位及媒體記者參加。
典禮將請林務局顏仁德局長、洪副市長及來賓致詞後,進行衛星發報器的授徽儀式後,由台江鯨豚救援小組將“妹妹”護送到安平漁港上船。在野放地點的選擇上,台灣週邊海域均有小抹香鯨出現的紀錄,因黑水溝有豐富的魚群及“妹妹”最愛的章魚,故預定於黑水溝附近野放。在“妹妹”順利返回大海後的半年內,台江鯨豚救援小組將會持續利用衛星發報器,監測及收集小抹香鯨的遷徒資料,進行小抹香鯨生活棲地及迴游生態的研究,以期對台灣鯨豚保育工作,提供更完整的資訊。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