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縣政府主辦「打造台灣歷史文化首都論壇」,於99年2月6日下午2:00~5:30假台南縣文化中心4樓演講室召開,由顏副縣長主持,並邀集國內文化資產各方專家學者與談,參加對象為文史工作者、公教人員及關心本土文化資產的社會大眾。去年六月台南縣市是以建構台灣歷史文化首都為訴求,爭取到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
市,各界即針對合併後的相關議題進行熱烈討論,其中如何實踐建構大台南為台灣歷史文化首都更是矚目的焦點。今天召開論壇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與會學者能針對「以豐富的文化資產,帶動區域性發展;以多元的歷史文化根基,架構全球化的城市競爭力」、「形塑大台南地區成為台灣文化資產的研究中心;擘劃未來世界級的文化城市圖像及策略」等議題提供長遠性的建議,蘇縣長相當重視這次論壇,特別表示大台南市合併後的文化預算決不能縮水,與會民眾也一致表示認同。
會中中研院劉益昌教授提到台南之所以能站在世界的舞台是因為擁有自己豐富的歷史文化。而中研院謝國興教授則表示台灣發展最早的文化是在八掌溪到二層行溪之間,也就是大台南這個地區,因此必須重視大台南的文化發展。中研院翁佳音教授從古都的觀點提出看法,認為台灣的其他城市的歷史無法和台南相比,豐富的文化資產還有日本及荷蘭所留下的文獻皆可證明台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是台南作為台灣歷史文化首都最有利的條件。林崇熙教授認為談文化如果不是自己所生產、所擁有的就不是文化,文化要能變成自己生活的一部份,戴文鋒教授說大台南無論在有形或無形文化資產如古蹟、歷史建築、傳統藝術、民俗、陣頭等等都是全國最多,所以應重視文化資產的保存以發展軟實力。吳騰達教授認為台南市的古蹟多,而台南縣的廟會陣頭多,若能將兩者結合將更有發展,此外,要建構城市文化認同推動國際文化資產日。蕭瓊瑞教授則表示應重視大台南的發展,未來大台南市長應支持編列百分之五的文化預算。郭瑞坤教授則提出合併後可能遇到的問題,如未來的行政體系能否應付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由誰負責該工作的營運,預算的分配也是日後需面對的問題。
會中參與論壇的學者一致認為應要求未來大台南市市長應履行縣市合併百分之五的文化預算之承諾,並主張應進行連署為文化界發聲。
今日,國內文化資產各方專家學者齊聚ㄧ堂,針對大台南地區文化資產保存與運用等議題提出寶貴意見,未來,我們將以歷史文化為經,創新觀念為緯,構築大台南地區蛻變成為一座新的創意城市、臺灣的文化首都是指日可待的。
會中中研院劉益昌教授提到台南之所以能站在世界的舞台是因為擁有自己豐富的歷史文化。而中研院謝國興教授則表示台灣發展最早的文化是在八掌溪到二層行溪之間,也就是大台南這個地區,因此必須重視大台南的文化發展。中研院翁佳音教授從古都的觀點提出看法,認為台灣的其他城市的歷史無法和台南相比,豐富的文化資產還有日本及荷蘭所留下的文獻皆可證明台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是台南作為台灣歷史文化首都最有利的條件。林崇熙教授認為談文化如果不是自己所生產、所擁有的就不是文化,文化要能變成自己生活的一部份,戴文鋒教授說大台南無論在有形或無形文化資產如古蹟、歷史建築、傳統藝術、民俗、陣頭等等都是全國最多,所以應重視文化資產的保存以發展軟實力。吳騰達教授認為台南市的古蹟多,而台南縣的廟會陣頭多,若能將兩者結合將更有發展,此外,要建構城市文化認同推動國際文化資產日。蕭瓊瑞教授則表示應重視大台南的發展,未來大台南市長應支持編列百分之五的文化預算。郭瑞坤教授則提出合併後可能遇到的問題,如未來的行政體系能否應付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由誰負責該工作的營運,預算的分配也是日後需面對的問題。
會中參與論壇的學者一致認為應要求未來大台南市市長應履行縣市合併百分之五的文化預算之承諾,並主張應進行連署為文化界發聲。
今日,國內文化資產各方專家學者齊聚ㄧ堂,針對大台南地區文化資產保存與運用等議題提出寶貴意見,未來,我們將以歷史文化為經,創新觀念為緯,構築大台南地區蛻變成為一座新的創意城市、臺灣的文化首都是指日可待的。
資料來源:台南縣政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