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2010/01/20 台南市政府:『異文化的相遇:臺灣的機會與選擇』記者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文建會)所屬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策劃之『異文化的相遇:臺灣的機會與選擇』巡迴展,將於99年1月22日在臺南鄭成功文物館正式開幕。並訂於99年1月21日上午10時召開記者會,邀請貴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盛治仁、台南市政府市長 許添財、 旅荷台灣史學者江樹生教授(熱蘭遮城日誌譯者)、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館長游浩乙…等蒞臨參觀。

該展前身是臺史博去(98)年4月至10月於德國歐柏哈佛縣立博物館展出的『遇見臺灣‧一個多元文化的島嶼』特展,展出期間在歐洲當地備受好評,特將展覽內容重新規劃,改以臺灣的角度,敘述自16世紀以來島上不曾停歇的異文化相遇與融合。

『異文化的相遇:臺灣的機會與選擇』巡迴展從1月22日至6月6日在鄭成功文物館(延平郡王祠旁)2樓展出,內容分為「相遇、貿易、宗教、戰爭、再相遇」五大主題,介紹在西方強國積極向外拓展的大航海時代,臺灣因地理優勢成為貿易的中繼點,伴隨著異文化的傳入,對臺灣原住民造成的文化、宗教、生存等的影響,在展覽裡都能一覽無遺。

文建會盛治仁主委特南下參加此次開幕記者會,並且表示:「本會所屬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位於未來的大臺南直轄市的中心位置,以及本會長期重視南臺灣民眾的文化參與及文化平權,特別展出臺史博重要館藏,1596年出版的《東印度水路誌》古書,是為當時了解東印度的一部百科全書,也對往後的海外探險事業起了一定的功效,這本已有400年以上歷史的珍貴古書,標誌著文化相遇的起點意義,且該書從未於南臺灣原件展出,並且因為古書的珍貴性及脆弱性,僅於春節期間展出1個月(1月22日至3月2日),希望民眾踴躍前往觀賞。」

本次展覽裡有不少珍貴展覽文物值得民眾親臨現場觀賞,除1596年出版的《東印度水路誌》古書外,展場中尚有許多珍貴展品,如達悟族女用瑪瑙胸飾,代表達悟族家庭重要的傳家寶之一;由荷蘭人教授、使用羅馬拼音的平埔族新港文書合約、結合民間信仰的耶穌蓮花座立像、採用民間傳統龍或雲等圖騰紋飾的十字架及燭臺,以及結合漢字及東方藝術風格的彌撒禮儀用品等。藉由種種特色展品,民眾得以窺見當時的臺灣島上異國文化、原住民文化及漢人文化間蓬勃的交流與融合。

展覽期間,臺史博也推出多樣體驗活動,如異文化之旅「實景體驗遊程(城)」、「美麗的相遇-多元文化手工坊」、「異文化相遇在臺灣」專題講座等,讓民眾能更深刻看見臺灣數百年來異文化相遇的故事。還有「相遇異文化集點限量換」活動,達指定點數可獲得展覽限定之文創品,數量有限,換完為止。詳細活動資訊請上臺史博網站查閱(http://www.nmth.gov.tw)。洽詢電話:06-3568889 分機2282 陳先生。
地球村的時代,臺灣仍舊不停上演著異文化相遇的故事,歡迎民眾前往鄭成功文物館,親身感受過去與今日文化樣貌的演繹。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