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灣主要以空氣污染指標(PSI)不良站日數,來描述一個區域的空氣品質大致概況,臺南縣98年共計27個不良站日,不良之比例僅達3.7%,相較於93~97年的數據(6.08%、5.63%、7.82%、6.64%及6.01%),本縣98年空氣品質大幅改善,與97年相比,改善幅度就高達38%。本縣的空氣品質測站有新營與善化兩站,其中空品不良站日數,新營測站懸浮微粒97年有20站日,98年僅有13不良站日;臭氧97年有5站日,98年僅有2站日。善化測站97年懸浮微粒有9站日,98年僅有5站日;臭氧97年有10站日,98年僅有7站日。
至於空氣品質改善的原因,與環保局的管制作為,有相當程度的關係。以臭氧管制方面,98年度即創下93年以來的最佳表現,改善幅度相當大。台南縣環保局在此方面的管制策略有:工廠許可證查核、揮發性有機物法規符合度查核與減量輔導協談、全縣加油站油氣管制、鷹眼專案以車牌辨識系統管制機車到檢率、推廣低污染車輛、二行程機車汰舊換新、夜鷺專案…等策略進行管制。例如針對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大的工廠,進行法規符合度查核與減量輔導協談,改進防制效率以降低污染排放量,若是工廠排放超過許可或法規標準濃度,即進行開單告發,光是98年就減量達190公噸。機動車輛的管制策略方面,98年以「鷹眼專案」為特色,以車牌辨識系統逐年提升機車到檢率,甚至推廣到夜間辨識,管制不同族群的機車,使定檢制度充分發揮功能等,用綜合性的作法有效改善機動車輛的污染。例如配合環保署推廣低污染車輛508台、二行程機車汰舊換新5,635台,以及「夜鷺專案」(柴油車夜間攔檢)等政策,進一步提升機動車輛污染減量成效。
另一指標污染物懸浮微粒的改善,今年臺南縣環保局推動的「愛地潔專案」,係由固定污染源、逸散污染源、營建工程管制、街道洗掃等多方面的懸浮微粒改善計畫配合,共同達成的懸浮微粒有效抑制及降低的成果。
臺南縣的營建工程數目向來均為全國一、二,98年約有6,000處營建工程進行施作,主要為工業區及科學園區開發與週邊之興建營運、東西向快速道路…等,環保局將要求工區施工必須確實依據營建工程管理辦法實施,並配合環保署於98年1月8日公告之「固定污染源逸散性污染物空氣污染防制管理辦法」,徹底管制營建工地施工品質及土方砂石運輸維持道路清潔,並加強營建道路洗掃認養共計24,070公里;另本縣為農業大縣,農地稻草露天燃燒,向來是農民的耕作習慣,故環保局針對其農地契作(相當於農民的行事曆)內容,加入禁止稻草露天燃燒的條款,對農民講解宣導,農民相當配合,甚至可以利用編織後的稻草,轉化為具地方藝術文化的手工藝品;此外,舖設於各種裸露地上,幫助抑制揚塵,肥益土力,98年即將131公頃的稻草舖設於各種裸露地,其他改善方式(如植草、舖設防塵網…等)也共改善了44公頃;在農耕機具的使用上,也希望農民不要將農地的泥土帶到清潔的道路上。
臺南縣環保局江世民局長呼籲,雖然空氣品質管制推陳出新,並逐年都可看出改善成效,但污染源與污染形式每年狀況皆有所不同,例如氣候變遷造成的河川揚塵污染,以前很少造成沙塵問題,現在也慢慢變成重要議題,顯示我們的防制仍不能鬆懈,各行業的污染源如能持續配合管制策略,由源頭配合降低污染的形成與擴散,環保局並持續努力為民眾健康來把關,將本縣空氣品質持續提升!
空氣品質
資料來源:台南縣政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