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城指出,目前台灣需要的是能幫助台灣產品提昇附加價值的投資,中國技術不如台灣技術,中資的投資無助於提升台灣技術,也無法提升台灣產品的附加價值。而中資投資的標的若是放在台灣的房地產及股市,一旦房價炒高、股市攀升,其結果只會讓民眾誤以為景氣好轉,實際所得卻未提升,造成房貸壓力因而轉重,反而使得台灣人民的消費力大幅下降。
對於兩岸租稅問題,張國城分析,接受外國的投資應該考慮投資國與被投資國的法律會計問題,目前中資來台灣投資公司或者設立子公司的稅務問題都還沒解決,尤其兩岸租稅協議談判破裂,在這種情況下的中國來台灣投資將會引發法律與會計的問題。
最後,張國城強調,中資企業大舉來台,其中又以國營企業為主,一旦中資國營企業來台設立分公司,其經營型態將無心於創造企業的核心優勢。此外,夾著中國政府背後的支持,在龐大資金的操弄下,台資企業之競爭力將毫無招架之力,形成台資企業在台經營不公平的競爭環境,促速台灣企業外移。
資料來源:民主進步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