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學全球運籌中心主任Der-Horng Lee教授認為,新加坡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第一貨櫃港,除了一流的港口作業效率及行政制度外,樟宜機場及新加坡現有7個自由貿易港區,扮演關鍵的增貨及搶貨角色;另外與全球非鐵金屬交易規模最大的英國倫敦金屬交易中心代理商ICS公司接觸經驗的好好物流謝明學副總經理表示,高雄港關稅效率及交通系統是高雄港國際競爭力影響的重要因素,若能興建跨港大橋、專用道路,以降低運輸成本,將會是大高雄經濟快速提升的方法之ㄧ,交通部航政司劉詩宗副司長及高雄港務局則認為,如何解決高雄港腹地不足,再創高雄港世界前十大港口榮景,將是未來高雄發展之重要課題。
都發局盧維屏局長表示,目前本市正積極推動高雄港市再造,洲際貨櫃中心、南星計畫、國道10-1號道路等建設亦正進行中,高雄市未來如何利用縣市合併,在既有工業生產能量之基礎下,發展綠能科技、加速傳統產業高值化,放眼東協市場,建構高雄成為東亞區域運籌城市,以提昇高雄港市競爭力,將是我們提昇大高雄國際競爭力重大的戰略目標之ㄧ。
都發局表示,本次座談會的召開僅是一個起步,為達成高雄邁向區域運籌城市之目標,有關產業進駐、法令修訂、通關作業流程簡化以及交通路網建置等事項,將與中央相關部會共同合作落實推動,以促進大高雄產業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
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