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會中將介紹南寧高中及龍崗國小的海洋教育資源中心及海洋教室,在發展多樣課程中展現由復興國中、石門國小、協進國小及龍崗國小帶領的四個聯盟,針對科技海洋、運河海洋、歷史海洋及鯤鯓海洋四個不同主軸的海洋相關課程發展,加上臺南大學、海洋科技大學及南台科技大學所帶領的師資及設備,充分發揮大手攜小手的功用,將大專的海洋領域優勢滋潤臺南市的中小學學子。
本市國中小學推動海洋教育已邁入第二年,其中西門國小團隊融合產官學界,成功地將海洋教育融入學生的課程、融入於府城的觀光休閒產業,並將學校的OP帆船揚名於台灣,打通國際視野。喜樹國小針對海洋之課程能力指標提供全市中小學增能研習,而土城、西門、和順三所國小,也辦理了海洋生態體驗、休閒運動及藝術饗宴等不同領域的海洋體驗活動。讓教師及學生深入體驗海洋精神,億載國小除將海洋在地特色研發相關課程教案,提供臺南市國小使用外,另製作了臺南市海洋教育中心網站(http://marine.tn.edu.tw /index.htm),做最有效的統整。
「海洋教育要成功,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中,用永續的步調來走,才能遠大長久。」許添財市長表示,臺灣地理位置四面環海,海洋在臺灣歷史演替與政治經濟發展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過去,海洋教育在臺灣甚少受到關注,由於近年來國際社會對海洋資源開發觀念的改變,以及對海洋教育日漸重視,政府的政策也跟隨這波潮流,對我國海洋教育有了重新省思,2008年制定了「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議題課程綱要」,確立了臺灣海洋教育發展的目標與策略;2009年基測考題也出現了海洋相關議題;至2010年更指定列入九貫課綱中的新興重要議題。
身為2008至2010年台南市海洋教育的優良推手,西門國小莊崑謨校長表示:除延續2008年的準備期,2009年的推廣深耕期除了更有系統性地全面推展海洋教育,另邀請臺南大學學務長林瑞榮教授擔任計畫的顧問,隨時檢討辦理的成效、調整步伐,充分落實產學合作,未來的海洋教育將走得更踏實。
教育處王水文處長也勉勵與會的校長能於教育現場中能厚植下一代紮實的海洋教育基礎,培養優質的海洋公民,才能讓海洋環境、產業及文化永續。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