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我們也開始關心學校的大門意象,學校前庭若能與孔廟園區景觀相結合,更能啟迪學生儒學的風範,校內福安坑溪的再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會是一部活教材,經過校內多次會議討論及邀請社區賢達共同諮詢,決定提出「探尋福安坑溪、再現舊市府、迎向大南門」的校門美化工程,爭取市府城鄉風貌專案補助經費。我們提出的主軸有三:1.降低校門圍牆,開闊前庭通道,以穿透視野融入孔廟園區。2.拆牆重現福安坑溪,營造生態教學區。3.重塑校門新意象,讓古時候的城緣文化再現。4.透水鋪面的改造,守衛室隔熱屋瓦改建,展現綠色環保新校園。工程總經費1,888,421元,經由徐郁富建築師設計,萬國營造廠得標建造,於98年12月初完工。新校門具有古樸建材與摩登元素的融合,企圖在時代演變中,扮演多元文化的尊重與交替的媒介,讓建興國中對府城古都在地文化的關懷,盡一份市民的責任。
從校園環境的形塑中,讓府城古蹟文化的保存、現代環保與永續生態的維護等課題,潛移默化的在建興學子的心中生根,是本校未來發展全人教育的一環。更期待學生認識府城,深愛府城,以身為台南市民為榮耀,進而向國際躍進,向校友王建民、郭泓志、胡金龍看齊,努力成為台灣之光。未來有幾個目標正在實現 中:
1. 以大南門城為主軸,融合學校周邊古蹟歷史,以及福安坑溪的生態研究,發展為學校本位課程。目前已先透過文建會「家鄉寶貝」專案,培訓英語解說導覽員,這些學生成為口說歷史的生力軍。未來各領域本位課程設計完成後,對於學校在地鄉土文化歷史的認識、古蹟維護觀念的建立、永續環境教育的議題,都是建興學生畢業前必修的課程。
2. 行政團隊繼續參與文化觀光處「磐石行動-府城舊城文化館-大南門文化生活圈」計畫,本校提出第二期的四年計畫,若經費許可,逐年將建置文化步道,生態步道及福安坑溪的整建與復育,讓大南門城沿福安坑溪至府前校門口合成一體,於校門左側設置文化館,整合並展示成果,使學校成為社區文化推展的中心。
3. 爭取99年度「創造台灣城鄉風貌---府城舊城歷史區域再生」計畫,繼續改造校園周邊不透水鋪面,進行熱島退燒運動。讓福安坑溪沿岸河道再現,植栽引蝶引鳥,進行生態復育,逐步成為學生環境教育最佳示範。
在此新校門啟用典禮慶賀時,特別為文向長官、貴賓、家長、校友們,報告營造府前新校門的緣起與經過,邀請大家繼續給予支持與指導。更要藉此篇幅向許市長及市長領導的市府長官們,協助學校順利進行各項專案計畫,由衷表示敬意與謝意。並要感謝負責各項計畫專案的同仁---楊志鴻主任、杜俊興組長、吳忠政組長、殷鈴淑組長,以及共同協助的同仁一路的辛苦。同時前任家長會長侯嘉修夫婦,現任家長會長吳杰夫婦,前任家長會委員徐郁富夫婦以及我們的好鄰居莉莉冰果室李老闆,浸信教會黃牧師夫婦,學校隔壁戴老師,都給了學校全力的支持與寶貴意見,亦表謝忱。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