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署據此隨即在11月30日下午召開「研商柳橙廢園及收購作有機肥措施會議」,並邀境內生產柳橙的各縣政府機關、各鄉鎮市農會代表共同與會,會後達成具體決議:第一階段自今年12月7日起,不符合加工規格及加工產能無法吸收部分,以每公頃收購7公噸、每公斤5元的價格收購供作有機肥;若第一階段收購後價格仍低,則自12月21日起全面啟動第二階段收購,每公頃收購增自14公噸,收購至民國99年1月31日止。
雲林縣為我國柳橙盛產大縣,根據97年度年報統計,全台柳橙年產量高達25萬噸,光是雲林縣的97年產量就高達13萬噸、佔了全國產量的6成,古坑、斗六地區更是重點產區。立委劉建國表示,八八風災來臨時因柳橙產季未到、而未傳出農損災情;然而雲林果農在柳橙陸續結實後卻發現八八風災的風雨還是為柳橙果樹本身造成自體影響,產出的柳橙周徑小於17公分者偏多,而農糧署在「98/99年期柳橙收購加工作業程序」的第五點中僅規定收購「果實週徑17-27公分」的柳橙,至於規格以外的果實、以及裂果、落果只能轉作堆肥;若依農糧署原先的收購規劃、排除堆肥收購,早已不敷成本的果農將馬上面臨雪上加霜的局面。
在立委劉建國積極爭取之下,農糧署也釋出善意回應,一方面決定提高柳橙廢園補助的標準,由現行的15萬提高到20萬元(僅限於99年4月30日前執行完成者);另一方面也積極回應劉建國的要求:啟動次級品轉作有機肥的收購程序,將由12月7日起分兩階段、以每公斤五元的價格標準開始收購,協助果農度過價格的寒冬。
劉建國進一步提出去年度的「次級果收購轉作有機肥政策」,表示在農糧署應允以每公斤5元的價格收購之後,也希望雲林縣政府能比照97年的政策:每公斤加發1元的補助收購價;如此一來果農每公斤即可獲得6元的補助收入。劉建國強調,他將代表果農積極向縣政府爭取加發補助,希望能讓辛苦整年的果農過上一個不虞匱乏的新年。
劉建國表示,農委會之前宣布「中國要向台灣採購柳橙」的消息,對此他當然表示歡迎、希望來自中國的訂單多多益善;但是一次僅採購1870噸的數量和全台柳橙總產量相比,就像九牛一毛、杯水車薪。雲林縣柳橙的年產量就高達13萬噸,僅以古坑、斗六等地一個村子的產能,要應付中國收購量都已綽綽有餘。劉建國認為,政府不應把中國的採購當作拯救果價的萬靈丹或是偉大的策略勝利,因為中國訂單畢竟只是小量;政府應該做出長遠的規劃、提出有效的價格平抑政策、開發並促進銷果通路,從根本上為從事農作的農民有效降低「看天吃飯」的風險,才是長策。
資料來源:雲林縣立委劉建國辦公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