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爺藝文中心表示縣府為促進台南地區民眾與日本之相互交流及理解,並行銷台南的文化、觀光及農產特色,因此特別邀請日本石川縣政府、日本石川縣日華親善協會、台南縣台日友好交流協會與日本在台交流協會及國內藝術家、縣內大專院校致遠、南榮應用日語系、新營社區大學台日交流日語班、曾文社區大學等機關團體共同參與盛會;期待藉由多元豐富與和風味濃的動靜態活動,讓民眾猶如進入錯置的時空隧道,來到日本的江戶時代。
藝文中心指出<總爺糖廠>於明治四十三年八月(西元1910年),因台灣總督府計劃對各製糖會社甘蔗原料區進行調整,最後選定台南廳溝仔墘庄「總爺」,為設立新工場的地點,同時決定建設為企業總社之所在。同年九月在技師安田昌氏監督下,麻豆總爺工場所有工程著手進行。翌年六月,事務所(主辦公室),修理工場、停車場,郵局、醫務所、俱樂部(即今招待所)、宿舍等大小建築,共七十六棟,一一建造完成。總爺製糖工場於明治四十三年進行基礎工程,翌年十二月,蒸發室、結晶室、砂糖室、汽罐室、壓榨室及各種機械組合,全部完成;明治四十五年一月(西元1912年)開始運轉製糖。
換言之總爺糖廠的設立,明年正適滿一百年,因此縣府特別策劃<2009和風文化觀光祭>意義非常;除了為慶祝總爺百年活動暖身外,也藉著活動強化交通及宣傳,以吸引更多的日本人,在這一波申列<烏山頭水庫>為世界遺址活動及<八田與一>在台灣的感人故事動畫之際,成功地行銷深具文化歷史魅力的台南文化觀光。
為了策畫執行這次的<和風文化觀光祭>活動,藝文中心與縣長室秘書張淑娥特別前往日本在台交流協會高雄辦事處洽借日本文物,共有八大項分別為鯉魚旗(又稱皐幟)、能面、風箏、手掬、和服、羽子版、風鈴、達摩不倒翁及日本茶道具組及早期人形偶俑等九大類;同時向素有日本傳統工藝王國的石川縣洽借洽借華美的加賀友禪、以雅致聞名的九谷燒瓷器、日本漆藝品的輪島塗、奈良時代的風履敷、國家指定的傳統產業金澤箔等,均為一時之選。
除了日本文物與工藝展之外,在週末假日的和風文化祭裡:
一、11/21日的動態活動中上午有柳信慧舞蹈空間的日本舞踊表演、下午將邀請獲日本茶道最高等級「盆天」的香本宗香於廠長宿舍示範表千家茶道表演(民眾須預先報名>;同時室外舞台有柯巧能老師日本味濃厚的<尺八>洞簫表演。
二、11/22日上午則由國內知名的十鼓擊樂團及鼓舞藝術表演團進行本土太鼓與和鼓的交會,下午有來自日本石川縣歌手蔦村義隆首度在台灣登台獻唱,帶來日本歌謠秀並與縣內右武衛合唱團合唱「八田與一讚頌歌」,右武衛的小歌手們近日勤練日語,希望能唱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日語歌曲。本曲經詩人白聆詮釋為台語歌詞,現場將由歌手紀淑玲演唱台語版,多項首度公演的節目,絕對精采可期。來自石川縣的日華親善協會亦將與歌手蔦村義隆前來參加活動,長期致力於台日友好交流、今年86歲的長井賢誓會長將在本次來訪時接受縣長頒發榮譽縣民。為慰問台南縣莫拉克風災造成的水害重創,石川縣日華親善協會在獲知訊息後即匯款至台南縣救助專戶,蔦村義隆歌友會也將在演唱會現場捐款致意。
三、11/21-22兩日活動中總爺更安排街頭藝術雅集讓民眾可以在活動認識日本日本節慶祭典市集中不可或缺的浴衣體驗、日式折紙、撈金魚、日式小吃,工藝diy如晴天娃娃等製作;此外台南科技大學將展示以當地食材做成的和風料理,歡迎民眾前來參觀將有機會獲得品嚐;而台南縣受歡迎的農特產品也不能少,總計約40個琳瑯滿目的攤位。
四、最近廣為年輕哈日族的角色扮演秀(COSPLAY)也將走進美麗的南瀛總爺園區,歡迎勇於表現自我的年輕族群參加。
五、為便利參加的民眾,主辦單位將提供交通專車於上午9點半、10點各一班自台鐵隆田車站發車到活動現場;回程亦有兩班由總爺發出返回隆田車站。
總爺藝文中心表示<在南瀛遇見東瀛>將會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期待您來體驗南瀛的和風文化味。
**************************************
日本文物展參考文字資料:
一、鯉魚旗(又稱皐幟)
源自日本江戶時代,日本家庭於陽曆5月5日(即日本之端午節及兒童節),會在門前懸掛著鯉魚旗,用以象徵男孩應以積極的精神面對困境,迎風飄盪的鯉魚旗好似水中錦鯉逆流而上,亦有期望家中男丁如『鯉魚躍龍門』般的功成名就之意。
二、能面(Hoh)
為一種結合了舞蹈、戲劇、音樂和詩歌的舞台美學表演,大約在14至15世紀開始盛行,以觀阿彌及世阿彌父子為代表。
能劇以捕捉意境或情感的精髓為目標,演出時的舉手投足、吐氣語調都需遵照既定規則。演出者全為男性,不用化妝,主役和其隨從戴木製彩繪面具,其他的人物則不必,配以精緻華美的服飾、配件,以觀眾的注意力和接受度為主要考量,展現出一種繁縟典禮的總體效果。
三、風箏
又稱紙鳶,日本風箏在平安時代之前就由中國傳入,至江戶時代開始流行,當時放紙鳶是貴族社會必備技藝,經由武士流傳到民間,其內容因各地風俗民情不同而染上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可從傳統的日本風箏欣賞到日本庶民的藝術文化。
四、手鞠
源於中國唐朝時代的『皮製蹴鞠』(皮球),在日本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為日本女性休閒活動之一,其利用絲線穿成各種立體彩色的菱形、幾何圖形來表現其華麗美,近年來更發展為一手工藝術,以裝飾品而廣受歡迎。
五、和服(kimono)
和服為日本人的傳統民族服裝,因日本主體民族『大和人』占全國人口90%以上,故稱『和服』。明治維新 (1868)後,因大量汲取歐美文化,西服成為日常生活之主要服飾,但在節日、紀念日、結婚典禮及祝賀兒童成長的『七五三』儀式等隆重場合,仍會穿著和服,女裝帶有鮮明的裝飾性,男裝則可標誌出身分的區別,腰帶更是一種珍貴的禮品,在節慶、婚禮時贈送對方以瞭表心意,其精緻華美的繡工及縫製手法,已成為日本文化最鮮明顯著的特色。
六、羽子板
羽子板乃日本傳統的羽毛球拍。在富有傳統江戶風情的淺草地區的淺草寺羽子板繪著色彩鮮艷的古代人像畫,除了歌舞伎演員,還有當年的知名人士、動漫人物、藝人等。這種的羽子板只能用作擺設,由於它富有日本傳統特色,一直深受歡迎,是新年最佳的裝飾品。從江戶時代起,每年都會開辦歲末市集,由於市集主要出售羽子板裝飾物,因此又名為「羽子板市」。
七、風鈴
「風鈴」是東方文明中非常重要的傳統工藝,不同材質的風鈴有不同的特色,例如竹風鈴:拙樸自然,有若風吹竹葉之聲。銅風鈴:造形玲瓏古典錚琮金石聲。瓷片風鈴:造形高雅色澤柔和音色清脆悅耳。玻璃風鈴:晶瑩剔透多彩多姿鈴聲清靈。鐵風鈴:質古意盎然別具風鈴。具殼風鈴:造形鄉土鈴聲親切富於變化。
世界各地都有風鈴,尤其日本十分風行,具有測風及清涼的意味,也代表著祈福平安。風鈴的意象造型可以衍生出裝置藝術;風鈴的聲音也有著意於音樂性的內涵表達,美妙精巧的風鈴飾品也可以自己動手做(DIY) ,使其更具有意義。
八、達摩不倒翁
達摩不倒翁在日本的象徵意義是『百推不倒/百折不撓』的永不放棄精神,對商人而言代表『開運招財』;套用到一般生活中則是『好事成真』;對考生而言更是指標性的幸運符。習俗上,達摩不倒翁的雙眼是白的,買來以後點上一隻眼睛並許下願望(成就目標),待願望實現後,再把另一隻眼點上 (即開眼) ,許願達摩在日本習俗上大致用於『商賣繁盛』『家內安全』『開運招福』『合格祈願』『大願成就』等5大種。
九、日本茶道具組及其他早期日本偶俑等
日本石川縣工藝展圖文資料
素有「傳統工藝王國」之稱的日本石川縣,是「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之誕生地,而石川縣政府所在地的金澤市則是兼具傳統文化與現代美術的城市。華美的加賀友禪;以雅致聞名的九谷燒瓷器;堪稱日本之最的金箔工藝,一件件細緻華麗的工藝品,等您一起來品味欣賞。
金澤箔
其作法乃將小豆粒大(2克)的金子用特殊的紙包好,數次打扁後再壓薄成1平方公尺大小。用於建築物內部和工藝品裝飾,亦可食用或用於美容保養,日本國內包括銀箔和白金箔的生產量幾乎全是產自金澤,金澤箔是受到國家指定的傳統產業之一。
加賀友禪
『友禪』是指將用來作和服的絲綢織物用傳統工藝方法染色的一種技術,或指用其技術方法製成的和服製品,18世紀初由「宮崎友禪齋」開創確定其基礎技術。
加賀友禪的特點是將被稱為加賀五彩的花鳥風月等寫實圖案,巧妙搭配成顏色鮮艷的風格,採用由濃漸淡的輪廓處理技巧,經過描繪圖案、掛漿、花樣的著色、加蒸到去漿等複雜的工序,才得以製成花樣設計華麗精緻的和服用布匹。
「輪島塗」
歷史超過600年的「輪島塗」,是在日本漆藝品中最華麗細緻的一種,採山毛櫸、朴樹等天然木材,由專業的工匠以良質漆塗上100次以上,加上「沈金」(描金)、「蒔繪」(泥金畫)等裝飾,讓整件作品呈現細緻、堅固的質地。輪島塗製品種類繁多,大至大型裝飾品、小至手機吊飾,至今在輪島市的重藏神社,還留有一扇1397年室町時代的輪島塗紅門。
風呂敷
原為日本奈良時代在正倉院用來包裹寶物的布,之後演變為用來包貴重物品、禮品、贈品的用途。「風呂敷」亦為必備的嫁妝,特別是富裕人家,會繡上花鳥風月和吉祥富貴的模樣,以及自家的家徽和屋號,來祈求女兒的幸福。
九谷燒 用九谷五彩(青、黃、赤、紫、藏青)做為基調繪製而成的陶瓷品,秉持古九谷的技法燒陶,相傳江戶時代初期,加賀藩支藩主「前田利」治派家臣「後藤才次郎」到日本陶瓷鄉「有田」學習瓷器製法,在九谷開始製造瓷器,九谷燒就此誕生,於文化年間發揚光大,其以圖案絢麗、瓷質細密、
資料來源:台南縣政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