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2009/11/12 屏東縣政府:靜岡縣袋井市捐助莫拉克風災災民

嘉南大圳有八田與一建造嘉南大圳,屏東則有鳥居信平建造二峰圳!莫拉克風災後,日本靜岡縣袋井市慨然捐贈兩百萬日幣給屏東縣政府作為賑災之用,12日該縣袋井市長原田英之一行及李登輝之友會友約140人,至屏東及台南兩地停留一日,拜訪二峰圳、屏東市糖廠及台南奇美博物館等地,屏東縣政府感謝日人超越國際的大愛,冀望台日邦誼永續長存。

本次行程包含日本靜岡縣袋井市長原田英之、市議會議長秋田稔、鳥居信平的孫子鳥居徹及「台日水的牽絆 識水柔情-鳥居信平」一書的作者平野久美子等,超過百名日籍友人拜訪屏東,為促進台日交流,屏東商業技術學院應用日語系張月環老師及十名學生亦出席本次至二峰圳行程,陣容浩大。

屏東縣政府自民國2007年3月邀集9位日籍作家進駐屏東60天,深度體驗屏東的歷史人文風情後,出了「福爾摩莎的珍珠」合輯;其中,作家平野久美子深受鳥居信平工程師的故事所感動,戮力研究寫成「台日水的牽絆,識水柔情-鳥居信平」的故事,日前已於台灣及日本兩地發行。

也因此,奇美基金會董事長許文龍親手製作鳥居信平五座陶土塑像,再以青銅複製5尊銅像,除了奇美博物館保存1尊,其餘4尊分別贈送給屏東縣政府、來義鄉、屏科大及鳥居先生的故鄉靜岡縣袋井市。

屏東縣長曹啓鴻於今(2009年)年7月間親赴日本參加銅像安座儀式,並至鳥居信平墓前弔唁,表達對鳥居先生的崇敬與感恩,透過媒體的報導,日人逐漸了解鳥居信平的其人其事,也知道二峰圳工程的可貴之處。

日人參觀之「二峰圳」工程,建造時間是大正12年(1923年),建造者是鳥居信平,當時他以高超的技術活用地下伏流,建造出地下水庫,對當時的農業貢獻卓著。

二峰圳位於屏東縣來義鄉林邊溪上游,鳥居以生態工法規避台灣河川短小流急、地面水保存不易且混濁的缺點,善用地下水層淨化水質功能,使得蓄留的水不但引水灌溉,還能飲用,至今二峰圳下流動的水經常澄澈如鏡。

另個參觀重點為屏東糖廠,該廠建於1909年(明治42年),日治時期廠名為阿緱製糖所,隸屬台灣製糖株式會社。參觀景點包含2006年6月屏東縣政府將列為縣定歷史建築的阿緱製糖所五棟辦公廳舍、裕仁皇太子曾行經的舊今村農場所、防空洞、曾為屏東人心目中的「 屏東地標」製糖大煙囪等景點。

屏東縣政府與袋井市因「水」的關係,聯繫著美好的友誼,莫拉克風災後,二峰圳也未因此遭受極大的損害,證明87年前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堅固耐用;此次袋井市一行人以緬懷、慰問及捐贈的方式再次回饋屏東,證明了吾道不孤,大愛無國界,兩國邦誼如二峰圳工程一般,堅若盤石。


資料來源:屏東縣政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